实践周讲座之《从骨状到风神》
 

 

11月1日,“从骨状到风神——两汉至魏晋南北朝人物品评的变化”讲座在我校西区A栋1—1举行。主讲人为袁晶博士,主持人为王晓萌老师。此次讲座由文艺学暨外国文学教研室承办。

袁晶博士是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方向的博士,但其研究重点也包括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批评。

王晓萌老师评价袁晶博士是学贯古今中西的学者,并称赞她十分了不起。在轻松的气氛和热烈的掌声中,袁晶博士开始了她的讲座。

首先,袁晶博士阐释了她选择这个标题的原因。自古以来,思维方式的变化引领着文学的变化和言意的变化,而从人物品评中就可以解读到从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思想的变化,从而体味到言意的变化。

随后,袁晶博士开始了正式的讲解。首先,从汉代开始,袁晶博士讲述了汉代的观人之法。汉代观人主要出于实用目的,则比较关注外貌,再由外貌推至五行。随后,列举了《汉书》、《白虎通得论》等古书中的部分例子以便同学们能理解。但骨状观相是有局限性的,故此,袁晶博士引经据典的阐述了其局限性。其一,不是所有的东西看到了就能把握;其二,以孔子为代表的人也意识到以貌取人不太准确。再讲到人物品评与汉魏用人制度的关系。汉代实行察举制,强调儒学教养,故此在人物品评的时候讲求名实相符。后汉则开始注重人的才性和人格魅力,到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各地的氏族才能担当重任。由于用人制度的转变,人物品评也发生了变化,开始走向义理化。随后,袁晶博士讲到郭林宗与清谈之风的开端。由于评论人物已经不是选拔官员的标准了,故郭林宗的谈论则倾向于清谈之风。随后,以刘劭的《人物志》为例,详解了古人是怎么进行人物品评的。最后,袁晶博士讲到了抽象品鉴人伦与“言意之辨”的关系。“言意之辨”起源于魏晋,有学者提出言不达意的观点,虽然言的表意功能被认可,但是风神则不一定能说的清楚。故此,人物品评越来越倾向于抽象化、义理化。

通过袁晶博士的讲解,同学们对人物品评有了大致了解,同时也对两汉到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十分感谢袁晶博士!

                                          文/梁钰竺

图/任雪蜜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办公地址:西区行政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