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周讲座集锦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实践周于2019年11月4日正式拉开帷幕。

讲座一:戏剧作为一种表达——从莎士比亚到贝克特
        本次实践周第一场主题为“戏剧作为一种表达——从莎士比亚到贝克特”的讲座于2019年11月5日10:00,在西区教学楼B1-2成功举办。主讲人是重庆师范大学丁松教授,主持人是中文系邓齐平教授,中文系部分老师以及2018级部分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丁教授首先讲解了戏剧的特点是创造一系列典型的人物形象并在人物创作上体现出原创性,并从莎士比亚的个人人物性格特点说起,谈到了莎翁笔下闻名世界的戏剧作品人物。丁教授以悲剧英雄麦克白为例,说明了这样的一个性格暴虐的人物却被载入史册是因为莎翁笔下的麦克白性格的多元化。接着,丁教授后又谈及了贝克特:贝克特致力于揭示人类生存的困惑、焦虑、孤独以及现代社会中人们丧失自主意识后的悲哀,给人无穷的人生感悟。除了上述两位作家,丁教授还提及其他作家的作品,并进行了比较。
最后,丁教授总结到,戏剧是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尊重。通过此次讲座,相信同学们都对戏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品味戏剧,感受戏剧的无穷魅力。

 

                                                                                                             

文/周霞   图/付文丽  

 

讲座二:“丝路与香文化”讲座与品香制香活动
        2019年11月5日14:00,中文系“丝路与香文化”讲座在中国传统文化体验与研究中心召开。我系有幸请来了九龙沉香博物馆馆长、“传统合香制香技艺”非遗传承人凌鲲老师,三峡博物馆鉴定专家、副研究员刘薇老师、九龙沉香博物馆研究员马一老师为中文系老师和同学们讲授这次讲座。本场讲座由袁晶老师主持。
        首先,马一老师解说了香料的历史渊源、发展、古人对香的运用及中国香文化与世界香文化的对比。紧接着,由凌鲲馆长为同学们介绍“沉檀龙麝”四大名香,并深入讲解了沉香、檀香、龙涎香、麝香的原料、产地及制香过程,使同学们对香料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在最后,刘薇老师介绍了重庆三峡博物馆和九龙沉香博物馆合作推出的香文化博物馆展览,还对各个朝代的宣德炉的种类、外形、仿品及鉴定做了详细的讲解。

        讲座结束后,九龙沉香博物馆的两位工作人员带领老师和同学们开展了品香、制香活动。17:00左右,活动圆满结束。

                                             

文/陈珉君 图/唐芝睿

 

讲座三:中文系创新创业海外研修分享暨竞赛经验交流会
        2019年11月5日19:00,中文系创新创业海外研修分享暨竞赛经验交流会在西区教学楼阶梯教室A1-1顺利进行。本次讲座由中文系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主任王琥老师,2017级汉语国际教育陶虹源同学,吴孟芸同学,2016级董得兵同学主讲。
        分享会开始,由王琥老师进行讲解分享。王老师首先介绍了中文系学子历年来参赛所获得的标志性荣誉和获奖项目简介;还介绍了海外研修项目和选拔方式。接着,由陶虹源同学分享在新加坡参加创新创业海外研修的宝贵经历。紧接着,由吴孟芸同学给大家分享自己的研修经验。接下来,董得兵同学则向大家介绍了他关于学习和成功的经验。另外,董得兵同学还教给大家计划书写作小技巧。
        讲座最后,王琥老师进行了总结,并着重谈了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同学们的内涵与意义。本次分享部分进行了两个半小时,同学们参与双创竞赛热情高涨。相信来年中文系的竞赛成绩会更好!

 

                                   

文/张春然   图/李  妮


讲座四:毛主席诗词中的中国气派和中国精神
        2019年11月6日10:00,以“毛主席诗词中的中国气派和中国精神”为主题的讲座在西区教学楼B204如期举办。本次讲座由文洪力老师主讲,胡登全教授主持。李丽萍老师、吴丹老师等八位老师和2019级1、2班全体学生到场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文老师讲到,毛泽东诗词不仅情感真挚、思想深刻,而且颜色词的运用和搭配也瑰丽神奇,表现出强烈的时代色彩和民族色彩。随后,文老师提到,习近平总书记曾在重要讲话中多次引用毛泽东诗词名句来阐述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毛泽东诗词笔法豪放,将个人情感与人民悲欢相融合,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相联系,对构建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产生了重大影响。最后,文老师告诉我们,毛泽东诗词中所洋溢的中国精神催人奋进,要学会在毛泽东诗词中读懂中国。11:30左右,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文/王正洪   图/石于于 唐超

 


 

讲座五: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申报辅导
        2019年11月6日上午9点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实践周创新创业系列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申报辅导如期举行。本场讲座的主讲人是徐陶老师,主持人是中文系王琥老师。中文系2019级部分同学参加了此次辅导讲座。

        首先,徐陶老师介绍了学校创新创业的三个版块: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接着,徐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的支持政策;紧接着介绍到学校也紧跟国家步伐在全校通识必修课程中设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强化实践教育环节。之后,徐陶老师就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这三点分别细致的分析讲解;之后讲述了创新创业过程:确定成员、寻找指导教师、选择课题、填写申报书;最后分析了几个成功经典案来启迪同学们的创新思想。
        此次讲座,徐陶老师让同学们更加深入了解了创新创业的具体操作方法,启迪了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开拓了同学们的眼界,为中文系新生开启了创新创业的大门。

 


文/丁婷婷  图/傅美玲

 

讲座六:论方言
        2019年11月7日9:30,西南大学翟时雨教授受我系邀请,在西区教学楼B2-2做题为“论方言”的专题讲座。讲座主持人黄劲伟博士对翟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对翟教授进行了介绍。
        此次讲座中,翟时雨教授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方言的性质及共同语的内在联系、汉语言的现状和方言的特点。讲座中翟教授举了多个例子来拓展内容,帮助同学们理解。现场氛围轻松活跃,同学与教授积极互动。
        在提问环节,对于同学们提出的疑问,翟教授都一一耐心解答。最后,翟教授收到了主持人黄劲伟博士送的鲜花,并和同学们一起合影留恋。此次讲座,耄耋之年的翟教授精神矍铄,不仅为同学们讲解了方言方面的知识,更教导大家要身体力行地践行师道,要有教书育人的担当和责任感。

 

                 

文/刘妍 图/常张晋


 

讲座七:关于汉语音义学的几个问题
        2019年11月7日14:30,华中科技大学黄仁瑄教授于西区教学楼A2-2展开了一场题为“关于汉语音义学的几个问题”的讲座。本次讲座由中文系谭代龙教授担任主持,中文系部分老师以及2017级部分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本次讲座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汉语音义学的含义、音义文献的概况、汉语音义学的概说。首先,黄教授从“八家代表意见”、“四点共识”、“音义文献概况”三个方面阐述了汉语音义学的概念,并追溯了其发展历程。随后,黄教授深入讲解了音义文献的概况,并从音义发展简史、五种意义书目、意义文献统计三个方面进行拓展。接着,黄教授指出汉语音义学的偏误是读者的价值追求的不同、著者认知的差异造成的,并指出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黄教授为同学们耐心答疑,并对川外学子寄予厚望。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通过这场讲座,相信同学们一定获益匪浅,开启对汉语音义学这个新领域的学习和探索。

 

                                 
文/王奕之  图/王浩宇  

                                                           

讲座八:红楼谈情
        2019年11月9日15:00,以“红楼谈情”为主题的讲座在西区教学楼C栋报告厅如期举办。本次讲座由张洪波教授主讲,段丽惠老师主持。耿战超老师、张劲峰老师及2018级全体同学到场参加了本次讲座。

        张红波教授以“情”为题,从“大旨不过谈情”、“为什么是情”、“情的定位”以及“情的种类”四个方面开讲,带着同学们从回目看情、从书名及结构循环中看情,更了解了人名及寓意上的情。他让同学们明白了,正是因为“‘忆语体’的流行”这一时代选择和“曹雪芹的早年生活实录”这一个人选择,才导致了谈情是本书之大首。
        这次讲座,不仅解答了同学们在阅读《红楼梦》过程中所遇到过的疑惑,也为同学们理解本书中的“情”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在同学们的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落下帷幕。

 

                                                                   
文/周俊豪   图/付文丽、税清源  

 

讲座九:以出土文献考释中国文字举隅
        2019年11月8日9:00,主题为“以出土文献考释中国文字举隅”的讲座在西区教学楼B2-1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由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季旭昇教授主讲,中文系申红义老师主持。中文系周文德主任和部分老师,以及2019级部分学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开始前,季教授强调了熟悉、掌握甲骨文字、繁体字等优秀文字对中文人的重要性。接着,季旭昇教授从汉字的优越、近年来古文字材料的发现及其价值、列举了"一字千金"的汉字三个方面展现了中国文字的极高价值。讲解过程中,季旭昇教授以“易”字为重点,在黑板上书写各类文字,生动地为我们展现了甲骨文字、金文字等文字的独特魅力。
        随后,季教授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到古文字的源流和构造,结合了各类出土文物和历史典籍进行讲解,更加深刻地展现了其对文字研究的价值。在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季旭昇教授一一耐心解答。上午十一点左右,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
                       

文/伍清洋   图/鲁巳岚      

 

讲座十:诗经“在洽之阳,在渭之涘”到底在哪里
        2019年11月10日19:00,台湾师范大学季旭昇教授于西区教学楼A101开展了一场名为“诗经‘在洽之阳,在渭之涘’到底在哪里”的讲座。本次讲座由中文系周文德主任主持,参加人员为中文系部分老师及研究生。
        本次讲座从“洽”的多个读音讲解拉开序幕。季教授首先从诗经内容入手引出本次讲座主题。接着,季教授根据古人著书、文献资料、考古出土铜器来佐证先前学者关于“在洽之阳,在渭之涘”地点的论述,同时向老师以及同学们展示了自己所探查的正确地点。
        在本次讲授中,季教授还告诫川外学子应谨记“尽信书不如无书”的真理。在提问环节中,季教授耐心地为同学解疑答惑,并鼓励川外学子在听完讲座后能提出更多的看法。最后在老师与同学的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文/杨琪   图/石于于 冉璐茜  

 

        至此,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实践周所有讲座圆满结束。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办公地址:西区行政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