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工作坊”云端研讨会成功举办
 


        7月14日,“中华文化研究工作坊”于线上成功举行。此次工作坊由我系古代文学教研室参与组织、主持,目的在于持续推进我系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发展,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改革,加强与国内高校知名专家以及青年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本次工作坊邀请陕西师范大学国学院院长、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理建构、价值认同与教育策略研究”主持者曹胜高教授作首席评议专家,邀请来自国内近十所的青年学者参与学术汇报,我系古代文学教研室老师、大语部部分老师全程参与研讨。此次工作坊采取云端研讨会的形式。 


        14日上午的讲座由我系耿战超老师主持,曹胜高教授评议。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的赵金平博士、华中师范大学的付林鹏老师、洛阳师范学院的于涌老师、西北大学的刘晓老师等四位学者作了学术汇报。


        赵博士报告中对于中国传统社会基层治理特点、游牧与疆域拓展、商业与市井的制度设定作了精彩阐发;付老师报告中对宗法制度的具体礼制形态、内部管理机制以及基本特征作了详细梳理,并揭示了宗法制度演变的历史动因;于老师的报告集中于天文历法和古代地理方面,阐释了我国古代天文历法的实用精神,以及道里信息系统在国家秩序建构中的重要作用;刘老师的报告侧重于中华传统美德,分别从心性之德、个人之德、群体之德、社会之德四个方面进行了精彩阐发。

 


        每位学者汇报之后,耿战超老师进行总结,曹胜高教授进行分别点评和总评议。曹老师指出,四位学者的报告,实际上是从生活方式、国家治理、自然生态、传统美德的角度出发,对中华文化在上述视阈中所形成的文化认知和文化形态作了梳理。我们学习和理解中华文化,需要从文明、组织、观念和学术多维度来思考,不但要对中华文化形成的过程进行概括性梳理,更应该从历史的纵深讨论其中蕴含的历史经验、人文积淀和价值共识。赵博士的汇报观察中华文化的生产方式、生活形态与物质创造,有助于观察中华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付老师的汇报关注宗法制度、国家体系,有助于理解中华文化中由个人至于国家的秩序结构,这是文化的基本层级;于老师的汇报帮助我们更清晰的理解中华文化中对于自然生态的认知;刘老师的汇报关注中华传统美德,则是我们文化得以自立、自足的基础。 


 


        14日下午的讲座由我系王晓萌老师主持,西北大学孟飞老师点评,曹胜高教授总评议。来自北华大学的魏昕老师、商丘师范学院的张甲子老师、陕西师范大学的周志颖博士等三位学者作了学术汇报。魏老师的报告对于中华文化人文精神中的教化以成、审美追求等方面作了精彩阐发;张老师的报告集中于中华文化中的科学意识,周博士的汇报则从人文理性、宗教信仰、祭祀活动等方面对中华文化的精神生活做了阐释。
 

        王老师和孟老师在每位学者汇报之后,分别予以了总结和点评,并就礼乐文化、天人相分、因明逻辑等问题和汇报人进行了交流。曹胜高教授作总评议。曹老师指出,三位学者的报告,对中华文化在人文精神、人文理性、科学意识层面所形成的文化认知和价值共识作了梳理。中华文化作为我们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行为方式、群体认知、价值认同和思维习惯的总结,其中道德、精神、法律、宗教、艺术、审美、逻辑等无形存在者,正是文化存在得以形成的空间,我们民族正是在此中寻求到了精神自足和价值自洽。
        学者汇报之后的研讨环节,我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以及大语部参与老师,就各位学者所汇报专题,提出了各种问题进行交流。如段丽惠老师指出中华文化研究中对于语言文字以及书写表达系统应该予以重视,耿战超老师提出“科学”认知在当代西方科学思想史研究中发生了新的转向,姚诚老师认为应该注意中国传统社会中游民文化在社会迁徙流动中的作用,张劲锋老师提出应注意文化研究中的区域特质。参会人员就上述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
        最后,曹老师在总结全天研讨内容的基础上,又为参加研讨会的所有人员作了题为《中华文化的研究路径与书写方式》的学术讲座。曹老师指出学习和研究中华文化,必须进行观念清理和理论反思,要注意提高研究的学理性,研究者和讲授者既要对中华文化的学理建构、价值认同有充分的理解,形成文化自觉;又要对中华文化的精神气质、发展方向有清晰的认知,形成文化自信。只有如此,才能做好中华文化的研究和讲授工作。
        此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采用了云端的新形式,加强了和国内高校知名专家的联系,扩大了和国内优秀青年学者的交流,老师们深感受益良多。此次学术研讨将对我系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以及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图/文 古代文学教研室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办公地址:西区行政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