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于2022年10月18日晚7:00,邀请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沈立岩先生在线上为全校师生讲授《“帝乙归妹”之谜与经典诠释的适度性问题》。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张晓芝副教授担任此次讲座的主持人。
首先,沈立岩教授讲解了《周易》的基本常识,介绍了有关“帝乙归妹”背景,通过对一系列文献的考察和比较,进而推断出“帝乙”指的应该是商纣王的父亲,“归妹”之中的“妹”不是“妹妹”之意而是“少女”,所以“帝乙归妹”讲的或是商纣王的父亲帝乙嫁女之事。
接着,沈立岩教授又对《泰》卦与《否》卦、《归妹》卦与《渐》卦这两组卦的每条爻辞进行详细地比较,发现其间的联系若有若无,但顾颉刚先生发现了“帝乙归妹”与《诗经·大雅·大明》之间存在着关联,打破了这一困局。进而可以这样理解:《周易》中的帝乙归妹与《大明》中的文王娶妻,其实是同一件事,可能并不存在一个嫁后亡故或大归的天妹,所谓“继妃”属于过度诠释,帝乙所归之“妹”应是莘国的大姒。因此,在使用经典诠释时,要注重文本的深细解读,注意文本释义的逻辑自洽,同时要建立起立体化的文本脉络与关键性的语境支点。
最后,沈立岩教授耐心解答了同学们所提的问题并向各位同学提出了两点关于阅读古籍的建议:一是从文本来说,要多读好的注本,多读文献,将文献熟悉于心,通过文献细读、比较阅读等方式,训练逻辑思维能力。二是从对文本本身的理解来看,要有好的语境,建立起完整准确的语言结构,再将两者互相匹配,以达到文本最佳状态。
此次讲座的内容充实有趣,沈立岩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环环相扣,同学们颇有收获。本次讲座详细的说明了经典诠释的适度性问题,也为同学们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指导。此次讲座线上最高人数达120余人,包括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由此可见,大家对此次学术讲座的关注度很高。
图文/张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