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2日晚上19:00,北京大学中文系人文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首席专家杨荣祥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开展题为“‘词类活用’为何盛行于上古汉语”线上讲座。本次讲座由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谭代龙教授主持,学院师生通过线下及腾讯会议线上平台参与。
讲座伊始,杨荣祥教授对“‘词类活用’为何盛行于上古汉语”这一题目由来作了简要论述。杨教授认为“任何语法现象的出现都有其背景;任何语法现象的消失都有其原因”,对于教科书中常提到的“词类活用”现象有必要进行追问。并且他反复强调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是两个不同的语法系统,因此常见于上古汉语,到中古逐渐衰退的“词类活用”现象更加值得我们注意。
首先,杨荣祥教授从学术界认识“词类活用”的三个阶段以及现存的问题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看待‘词类活用’”。学术界对“词类活用”现象的认识分为传统训诂学阶段、《马氏文通》的“动字假借说”阶段、陈承泽的《国文法草创》开始阶段。前两个阶段都没有对现象加以总结或是做理论的说明,而第三阶段对活用做了明确的界定。接着,杨教授分别对“词类活用”的范围问题、性质问题以及如何看待“词类活用”到中古以后逐渐衰退三个现存值得探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杨教授认为“词类活用”是一个语法问题。至于“词类活用”到中古衰退的问题实际上是与“词类活用”存在环境变化有关,即“综合性动词”表示的意义逐渐由“分析性”句法结构来表示,“综合性动词”的衰退带来了“词类活用”的衰退。
随后,杨荣祥教授介绍了上古汉语“综合性动词”。杨教授认为“综合性动词”是词义结构中包含动作行为义与动作行为相关的语义内容的动词。如综合性动词“启”在上古表示“开启”意义的同时实际上包含了其动作对象“门/户”。杨教授也提到许多学者如王力、蒋绍愚、胡敕瑞等都曾注意到古汉语词语具有“综合性”特点。杨教授把“综合性动词”分为“对象自足动词”、“结果自足动词”、“工具自足动词”三类,它们分别对应后世的述宾、述补、状中结构。
然后,杨荣祥教授指出“词类活用”与“综合性动词”之间的联系。杨教授通过把“词类活用”和“综合性动词”的对应关系分为活用词用作“对象自足动词”、活用词用作“结果自足动词”、活用词用作“工具自足动词”三类,论述了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即上古汉语“词类活用”现象的存在,是因为上古汉语拥有一批“综合性动词”以及由此构成的语义句法格式。
最后,杨荣祥教授对上述论述进行了补充。杨教授以张家文(1999)和张文国(2005)的研究成果为例认为“为什么有的词经常活用,有的词偶尔活用,有的词不能活用”是一个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另外,杨教授认为如果一个词活用的绝对次数多且比例高,如“雨、衣、冠、相”,这些词的活用应该看作其固定用法。并且应根据词义变化的程度来判断这是否是两个词或不同的义项。
讲座尾声,我院师生与杨教授进行了热烈地互动。杨教师认真细致回答了大家的问题。
谭代龙教授对此次讲座作了高度评价,认为杨教授立足高处,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将问题的探讨推向了一个新阶段,体现了杨教授深厚学养和严密的理论思维。同时谭代龙教授也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勤于发问,不断探索。本次讲座持续了两个半小时。在老师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此次讲座圆满结束。
(文/图:周雨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