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5日上午9:30—12:00,在我校立德楼C517,南昌大学何志钧教授为我系师生做了题为“数字化审美:文艺美学研究的新机遇”的主题讲座。
讲座围绕“媒介演进与文化转型”、“数字媒介转型与文艺审美新变”、“数字化审美与数字媒介文论、数字美学的崛起”三个方面展开。何教授首先以“后信息社会”的到来为切入点,介绍了二十一世纪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深刻的信息媒介革命。20世纪末期,信息化进程在1990年随着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发明万维网和超文本而空前加快。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正式提出互联网已经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介。计算机科学家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将二十一世纪命名为“后信息时代”、“数字化生存”的时代。日本学者水越伸则更明确地称它为“数字媒介社会”,马克·波斯特(Mark Poster)则称之为“第二媒介时代”。弗兰克·凯尔奇(Frank Koelsch)也曾指出过去几十年里通常使用的“信息时代”的说法也早已过时,数字化媒介开起了后信息社会,与之前的所谓信息化时代存在着文化范式的巨大差异。何教授指出,后信息社会的文化范式是一种混融转换式、集成整合式、去中心化、多元共生的范式。传统信息社会的信息制造者、传播者、消费者是分离的,那么在数字化的后信息社会,信息制造者、传播者、消费者则日趋一体化,数字化媒介转型既导致了书写—印刷文化的边缘化和新媒体艺术的盛行,也促成了传统媒介与新型媒介融合集成的“全媒体”、“融媒体”格局。
在 “数字媒介转型与文艺、审美新变”的第二部分,何教授综合概论了当代文艺与审美所置身的社会情境、文化情境与印刷文化时代、甚至电子媒介时代迥乎不同。它是一个境界层深、复杂多维的构造体,是一种多维场境,是一种“全境”。传统的文艺研究面对的也是媒体分立的文艺格局,文学、影视、美术、音乐相互分隔。而全媒体、融媒体时代的文艺研究则需要突破门户之见,具有全局意识,通盘考虑各种文艺的联通互动。第二媒介时代是一个“虚拟现实”、拟仿文化和物理现实、原子文化并存的时代。与此相应,审美情境也呈现为物质文化形态的审美情境、艺术文化形态的审美意境、虚拟文化形态的审美拟境交融叠合的新态势。何老师借助阿尔法狗、微软小冰、清华大学“九歌——计算机古诗创作系统”等新兴的数字化人工智能软件,结合日常文娱生活中大量生动的实例,细致分析了数字媒介转型时代里传统文艺和审美发生的转变。“九歌——计算机古诗创作系统”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孙茂松教授指导,该校在读学生组成的研究团队主创的。输入“清华”几秒种后,系统自动生成一首七言绝句:“清华何处是仙家,五色祥光绚彩霞。紫气氤氲呈瑞霭,银河浩荡散晴沙。”这让中文学习者以及文艺理论学者不得不面对这种媒介转型并思考人脑潜能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实质与界限。何志钧教授指出,数字媒介技术的深入发展不仅使当今文艺与审美的情境、模式与情状呈现出与传统迥异的面貌,影响了人们的审美心理与行为,而且创造了新的审美主体和客体。当考察透视当代文艺创造接受状况的新变化时,我们不能囿于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审美惯例,搬用传统的文艺美学概念和规则,而应该面对新情况,运用新方法,解释新问题。
讲座第三部分内容是数字化审美与数字媒介文论、数字美学的崛起。何教授以学科前沿的视角,向师生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新兴数字媒介文论与数字美学研究领域的现状与机遇以及这一领域的研究意义与价值,拓展了师生的理论视野。他说,今天的数字美学研究必须关注数字审美相对于传统审美的巨大变化。在盛行的种种网络文娱、数字化审美实践中,图声文并茂,音乐、影像、动画交汇,现实与虚拟混合融通,主体需要同时调动多种感官和心智力量参与审美,传统中文体区隔、类别井然的理论言说已难以有效适应这种跨领域、跨媒体、跨门类、跨感官联动的审美潮流,美学研究的相关范式、理念亟待变更。数字美学需要汲取哲学、美学、语言学、艺术学、传播学等多学科资源,拓展出新的审美路径和研究方法。
整场讲座持续两个多小时。何教授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为在场师生贡献了一场知识盛宴。讲座内容丰富,引人入胜,极具前瞻为现场学生带来了文艺学研究方法的启发,打开了学科发展态势的视野。刘云春教授为本次讲座做了精炼的总结。她指出何志钧教授的讲座十分宏博,不仅系统整理了媒介演变与文艺美学的密切关联,也概览了国内外大量媒介文艺理论家的思想精髓,开阔了中文系学生的专业视野。同时讲座援引了大量西方文艺美学思想,辨析了数字美学与传统诗学、叙事学、艺术学、媒介学、文艺批评等审美实批评的异同,增强了学生们的学科发展意识。在提问交流环节中,在场师生与何教授就“数字化时代如何处理理论前沿与文学传统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人文思想与媒介技术的“数字鸿沟”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师生获益匪浅。
(图1: 讲座现场)
(图2:何志钧教授)
图文:刘畅 刘云春
202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