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行“沟通与写作”的目标追求与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专题讲座
 

2022年12月8日晚,我院有幸邀请到喀什大学特聘教授周金声老师为我校师生进行讲座。本次讲座由刘云春教授主持,校内外百余位本硕学生在云端聆听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周金声教授结合自身经历就如何提高自身写作和表达能力提出了建议。周教授指出要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不仅需要我们善于观察,将生活和知识转换为心灵的感悟,更需要大量的阅读和模仿。同时同学们相互之间的交流批评也可以提高表达能力。我们也要学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借助网络平台,利用期刊和图书来拓展思维。

接着,周教授分享了自己语文教学和写作经历的反思,带领我们重新认识“语文”的教学。所谓语就是用声音表达,文就是写作。无论是说话还是作文都是一个人思维的体现,所以语文是一个人知识、能力、素养的最主要载体。周教授通过比较沟通写作、应用写作、文学写作的差异指出高校“沟通与写作”课程的必要性。所谓沟通就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周教授指出目前高校太重视专业技能而忽视了核心技能和通用技能的教学现状。周教授表示高校应该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开设“沟通与写作”课程不仅有利于帮助解决学生的眼前的需求更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未来的潜在的需求。

对于具体如何教学这一问题,周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首先是要让学生们充分领会学习的真谛。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所谓学最开始是指两只手编绳索,意指富有技巧性的行为动作,后来演变为观看和模仿。“习”本义是“数飞”也就是指反复地练习。教学就是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学而时习”的学习状态。其次是要由“教师主导”变为“需求主导”,注重学法指导,勉励自探互动。周教授通过“洞穴比喻”强调学生走出课堂投身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原创的“坎儿井”教学理论。“坎儿井”教学理论就是指教师应该是带领学生去寻找水源,探测水源,从而把知识连通,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周教授也倡导教师们鼓励学生写作,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帮助同学们开展办杂志写杂志等活动,提高同学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讲座最后,周教授指出“沟通与写作”课程和党的二十大对语言文化课程要求的契合之处,并充满信心地展望。随后刘云春老师对讲座进行简单的总结,相信我校师生聆听周教授的讲座后,一定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周文静

                                      /周文静

                                      审核/陈茁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办公地址:西区行政楼